崇洁扬正气,清风倡清廉。为深入推进清廉三亚建设,深入挖掘三亚清官廉吏事迹、轶事和好的家风家训,以实际行动守护廉洁文化根脉,三亚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史志办开展了三亚廉洁故事征集活动,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、踊跃投稿,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。我们从中选取46个作品予以发布,讲好清廉故事,传播清廉文化,营造清廉风尚。
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清廉故事是《崖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孙毓斌》。
崖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孙毓斌
孙毓斌,前清岁贡生,崖县梅山梅东村人,民国时期崖县第一任民选县长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孙毓斌开始接掌教铎,任清崖州劝学所视学兼总董,并获荐举为“孝廉方正”,故在年轻时已深孚众望。
孙毓斌年少享有善教之名,加之其人勤奋嗜学,尤检身洁行,遇事不苟,严于律己,乐与人善:乡家虽殷富,祗诸义举,必争首创,勠力以成;其仪表凝重雍和,凛然有长者之风。故梓里间,凡有争讼而求为决断者,孙毓斌一言既出,众皆钦服。如本村孙生吾因出卖一块田地给黎家利家,后因黎家利家兄弟争执而诉于孙毓斌以决。本黎家持有卖契,明系实买,其时属于合法,若按理则田应判归黎家所获。孙毓斌处事不囿于古,也不徇于己亲,审己度人,推情察理。鉴于孙生吾家贫困,若失此地则饥寒必至。而黎家利家则良田千顷,失之不存芥蒂。
况黎家利乃己之女婿,若执理得判,则黎必胜,孙生吾家辄临绝境矣,于心何忍!孙毓斌踌躇再三,委曲严词先责其女婿黎家利,许计买价将该田地归还原主孙生吾家,并晓以大义:“为人既富,更要为仁。你获此地,唯钱多铜臭,而无此地,于你何伤?而于孙生吾家而言此地实为命根,得之则生,失之则亡,你于心何忍?你若执要买价,由我予你。”女婿黎家利遵从岳父之命将卖契交还孙生吾。孙生吾感激涕零,两家言归于好。闻者啧啧称羡。此事虽以施小惠以笼人,却比武断乡曲之豪绅、鱼肉人民之凶吏所为,不知强出多少倍。当时,琼崖当局仰羡其美名,还特制锦联一副赐之,曰:
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
山高千仞,无欲则刚
民国肇造,民主风气盛极一时,唯崖县避居海隅,交通闭塞,新风传播尚属启蒙。孙毓斌因久居教界,常来往于穗琼之间,对新来文化思潮易于接受,经其传播,新风在地方上层人士中影响重大。其时孙毓斌实为崖县新旧思潮之过渡人物。在民国十年(1921年),国民党开始实行县长民选,其时标名竞选人物除孙毓斌外,尚有崖二区的王卜昌和崖西名士陈金星。选举结果为孙毓斌获票最多,经上报批准立案,正式任命其为崖县县长。
孙毓斌出任崖县县长后,鉴于频年民苦在乱,力主轻徭薄赋,与民休养生息。孙毓斌以为,崖县贫困实文化知识落后所致,故施政方略,兴办教育,立即着手筹办当时崖县最高学府——崖县中学,还先后在港门、乐罗、莺歌海、藤桥等地区创办高级小学。从办学拨款到教师配备均竭力解决,还在有条件的乡村创建基正小学,提倡男女平等,发动女子上学。
孙毓斌本一介文人,贻世之道也为时势所限,唯以文治为务,故任职之间,兴办教育为其政绩之主体。彼时终属乱世,常受军阀邓本殷和土豪李芳、万郁等武装之牵制,县府常遭袭击,迫得先生只任职三年而辞职。
孙毓斌荣归故里后,设帐讲学,不收束脩,继续为梓里造育人才。孙毓斌嗜学至极,年逾古稀,犹手不释卷,平生著作颇丰,更擅于格律诗词,《崖县孙氏族谱》载有多篇,兹选录七律两首,以识先生学识渊博。
别咏梅林
茅屋三间几树梅,山头九里归时载。
短篱古转孤林路, 曲卷常储上国林。
数点芳心含野舍, 一枝瘦骨脱尘埃。
江城不许吹羌笛, 留取寒香带月来。
芙蓉峰步陈子云原韵
形势嵯峨插太空, 芙蓉峭出自然丛。
庐山面目浑如画, 草木英姿尚可风。
红日照来青叆健, 白云穿破碧玲珑。
不随群卉争春夏, 固蒂根深渤解东。
开发维护:三亚市营商环境综合服务中心
ICP备案编号:琼ICP备14000806号-1
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008号
主办单位:中共三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亚市监察委员会 @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